29.1.13

31.10.2012 Be the change

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人生格言,是由印度國父甘地所說,全句是 ‘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’

相信不少人也會對生命有抱怨和不滿,不過他們卻只會投訴,不愛行動。另外,也有不少人有心去以行動改變身邊的人與事、改變社會、改變世界,不過卻感到以卵擊石,無能為力。

其實要改變世界的秘密,就是甘地所說的這句話,在改變世界之前,要先讓自己成為改變。由內而外推展,才是最自然、最順勢、最不費氣力的方法。不管那轉變是多麼微不足道,但只要一步一步,有信心地走下去,你會看見你身邊的世界會因為自己內在的轉變而跟隨演變。

最近發現,原來有人把Be the change轉化為行動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。這是一個名為 ‘Design For Change’(以下簡稱DFC)(www.dfcworld.com)的行動,由印度河濱學校(Riverside School)創辦人瑟吉校長(Kiran Bir Sethi)在098月展開。她相信每個孩子也有能力改變世界,正如她這個活動的標語:Every child can。而有別於傳統地問Can I?每個孩子也應該知道I Can

這是一個十分有感染力的活動,以四個簡單但深刻的步驟讓小孩子改世界。

第一步是Feel:孩子們要感受一下身邊有麼問題是他們不喜歡,並希望改變的。

第二步是Imagine:利用想像力,他們要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構思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第三步是Do:落實方法後,便要以行動去實踐改變。

第四步是Share:把故事以影片或文字等方式放在網路上公諸同好。



瑟吉於第一年在全印度的學校推行DFC活動時,已獲得10萬名小朋友參加,在TED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dxJHcB5GO4&feature=share&list=PLA98391790A018C4F)的一次演講後,她引起了不同國家裡相同理念的人響應,現在,此活動已獲得全球35個國家,共2500萬名孩童參與。

看著網上分享的作品,我心裡有種莫名的感動,大人們何時才能謙虛地聆聽小孩子的意見?其實由小孩們不怕醜和不理成敗的那顆純真的心所推行的改變,才是最有創意和最具威力。印度的孩子希望令醫院裡患癌的小朋友重新掛上笑臉,他們組隊每星期到醫院與患病的小朋友玩耍、表演給他們看、又為他們佈置病房。不單孩子的臉上重展笑容,連父母也因此而獲減輕負擔。他們的創意更為患病孩童籌得可觀的善款,讓他們可加強和擴展有關行動。

有台灣的孩子希望能更了解學校裡的特殊學生,好讓他們免受排斥。於是以作為哥哥姐姐的方式陪他們玩耍,又教他們說話。結果這些哥哥姐姐發現原來所謂的特殊學生,與一般人無異,很聰明之餘,其實也很討人喜愛。

香港的孩子感動父母成功戒煙,也有游說家人和朋友填寫器官捐贈卡。

我們真的不能把天空塗成綠色,把樹塗成紫色嗎?其實,天空可以是綠色,樹也可以是紫色。而只要你再努力跳高一點點,就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。

不要小覷小孩子會幻想的能力,我們的世界正正就是缺乏了這一股能力,有看過《Pay it forward》這套戲嗎?善意也是由一個小孩子以其純真的心,從幫助身邊的吸毒者開始,其效應更如滾雪球般無遠弗屆。

我相信這個世界雖然充斥著很多問題,但也充滿著光明的一面,例如香港已有一批充滿熱誠的年青人舉辦了第一屆DFC挑戰賽(http://dfcworld.com/dfc/CHINA/2013年的徵集也在進行中。來!鼓勵你的子女或學生參與,一同改變這個世界吧。

沒有留言: